亲,欢迎光临如糖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如糖言情小说网 > 历史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两千七百五十六章 蒙古马,还是西域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两千七百五十六章 蒙古马,还是西域马?

两厂两企是一个关键抓手,事关抑兼并能不能长久。

顾正臣希望它们可以被打造为标杆,用滚滚红利告诉所有勋贵、官员、商人、大户,办实业,建工厂,远比守着那一亩三分地要有赚头。

抬高田地交易成本,减少田地交易需求,并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来代替田地产出,这是一条相对可行性比较高的道路。

发展生产力,兴办工业,让工厂代替田地,不挺好。

工厂才占多少地,再大点规模,也就几百亩,最多上千亩,总不可能几十万亩去,大明这个市场,在未来几十年内未必能出现这样的龙头企业。

但两厂两企能不能办成,办得红火,总经理与经理人选至关重要。

不要以为坐在开金银就是躺着收钱了,没那么回事,开矿、冶炼、运输、关税,这些背后全都是成本,如何控制成本并扩大利润,没有人才是很难办到的。

别到时候,挖着金银,亏着金银,勋贵反弹,全都偷摸摸置地去了,那抑兼并这个所谓国策,迟早会被冲得千疮百孔……

蔡源深深看着顾正臣,言道:“顾堂长,外面寒,不妨去书房坐坐。至于两厂两企,实话,弟子到现在还是一知半解,只是听掌柜,顾堂长想在南阳设置一个转口贸易企业,让商人参与投资,多少有零眉目,但也只是揣测。”

顾正臣起身,转至书房。

檀烟薄动,透着幽香。

火炉点着,暖气片沿着墙壁布置着,倒有几分暖意。

蔡氏将火炉封口打开,又上了茶,便退了出去。

顾正臣讲解过两厂两企之事后,看着蔡源。

蔡源皱眉,言道:“弟子要同时负责管理蒸汽机制造厂、澳洲金矿厂、西洋贸易远航企业、东海四岛金银开发企业吗?”

顾正臣凝重地点头:“是啊,两厂两企各设一个经理,而你在他们之上,负责统筹、管理每个厂、企规则上、策略上、方向上的大事件,当然,具体的运营不需要你去插手。”

蔡源明白过来,缓缓地:“顾堂长这是用勋贵的钱办事,再用赚的钱长期分红,是真正的无本买卖啊。”

无本,不是没有本钱,而是自己不需要掏本钱……

顾正臣含笑:“差不多吧,你可要想好了,这事办不好,勋贵、皇室都会对你不满,日后你再想回到朝堂继续向上爬,可就难了。”

蔡源清楚。

没办成,亏了本,皇帝会认为自己没能力,勋贵也不会给自己好脸色,不得还会落井下石。

可若是办成了呢?

那就可能积累雄厚的政治资本,他日回到朝堂之上,很可能会成为六部中堂官,而且,勋贵甚至可以成为助力,未来之路,也就此打开!

风险与机遇并存!

蔡源深吸了一口气,言道:“弟子愿意接下这差事,并用心将两厂两企经营好。”

顾正臣满意地点零头:“这件事,未来十年都会被人盯着,你一定要记住,可以想办法降低成本,但万万不可压榨做工的匠人与百姓,该给他们吃的,穿的,用的,还有相应的工钱,一律要给足。”

“要安排好轮休制,并允许在特殊情况下,送他们回去。总之,做工的人,是穷苦人,但不是敌人,不能用对付敌人那一套,对付他们,苛责不得!”

蔡源肃然承诺:“弟子明白,绝不会苛待他们。”

顾正臣指了指蔡源:“最主要的是,你不能贪,更不能屈从于任何勋贵。”

蔡源苦涩摇头:“那可是皇室与勋贵的产业,弟子就是有一百个脑袋也不敢贪。至于勋贵那里,谁来请托问询,一律按规制条例走吧。”

格物学院定下了不少规矩,这些规矩就是方圆。

两厂两企,完全也可以借用。

顾正臣与蔡源商议了一个多时辰,这才粗略敲定了一些纲领。

中午。

蔡源吩咐人做了一桌鱼宴,权当是给顾正臣接风洗尘,这才有了空暇问起:“顾堂长为何会出现在山西?”

蔡氏也被严桑桑拉了来,好奇地打量着传中的镇国公。

顾正臣品尝着鱼肉,轻声道:“没什么,官员弹劾,我失了征东大将军之职,陛下惩罚我去祁连山养马两年,所以后续两厂两企遇到什么困难,你只能靠自己与其他饶智慧来解决了。”

蔡源难以置信:“去祁连山养马?”

蔡氏震惊。

蔡源看着顾正臣淡然处之的神色,想了想祁连山之地,压低声音:“顾堂长去祁连山养马,养的是哪一匹马,蒙古马,还是西域马?”

顾正臣微微凝眸:“谁知道呢。”

蔡源笑了。

这不是什么惩罚性质、远离权力中心的放逐,而是一次顺势而为的图谋。

镇国公也是,每一次势头起来,他总要借用一下,哪怕是要冲垮他的浪潮,他也要站在潮流前,当一个弄潮儿。

总之,没什么好担忧的。

顾正臣在蔡源府上住了一晚,翌日一早便离开南下,还需要赶去洪洞过年。

蔡源送出顾正臣十余里,这才返回朔州,却见仆人蔡康急匆匆地迎上前,送上了一本书,言道:“就在刚刚,掌柜派人加急送来了一本书。”

“书,什么书值得他加急送,浪费人力。”蔡源漫不经心地接过,打开一看,一双眼瞪得老大:“这,这是——”

马蹄过宁武关,经阳曲、太原而不入,到清源时停了下来。

罗贯中对突然出现的顾正臣惊得几是无法言语,拉着顾正臣有许多话,尤其是《水浒传》初稿送宫里好几年了也不见允许刊印发行,该不会是,皇帝不允许吧?

顾正臣自然知道罗贯中最急什么,但这事——急也没用。

《水浒传》确实是一本好书,可问题是落到朱元璋那里,他怎么想……

这书里人物被逼迫一下,那就落草为寇,找个山头就成为好汉了,朝廷算什么?

万一有人看了这书,受点委屈就吆喝着要弄一百单八将,地方治理岂不是困难重重,这书,毕竟有着极强的反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