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如糖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早晨,孩子们还在公园放着烟花炮仗,春节的喜庆气氛还未完全散去,刘明达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他的五金店筹备计划。

这个在工厂与扳手、螺丝打了三十五年交道的老技工,仿佛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整个人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大年初六,刘明达就拉着刘晓艺开始了市场考察之旅。

父女俩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城市的各大建材市场和五金批发市场之间。刘晓艺看着父亲熟练地与各路供应商打交道,这才真切感受到父亲在这个行业积累之深厚。

“老张,你这批镀锌管的厚度不够啊,”刘明达拿着一节水管在手里掂量,“你看这切口,锌层太薄,用不了多久就要生锈。”

供应商老张不但不恼,反而竖起大拇指:“刘师傅好眼力!这批货确实不如上批,我给您换好的!”

刘晓艺惊讶地声问:“爸,您怎么一眼就看出来了?”

刘明达得意地笑笑:“三十五年不是白干的。重量、手涪切口光泽,这里头门道多着呢。”

在五金批发市场,刘明达更是如鱼得水。他带着女儿穿梭在琳琅满目的货架间,如数家珍地介绍着各种工具和配件。

“这种梅花扳手是国产的,硬度不够容易打滑;那种是台湾产的,质量好很多。”

“买螺丝要看螺纹是否均匀,还要试一下螺帽能不能顺畅转动。”

“这些电工胶带,要闻味道,好的胶带没有刺鼻气味。”

刘晓艺认真听着,才发现原来的五金件里有这么多学问。更让她惊讶的是,所到之处,不少供应商都主动和父亲打招呼,语气中带着尊敬。

“刘师傅!什么风把您吹来了?”一个五金批发商热情地迎上来。

刘明达笑着握手:“老李,我打算自己开个五金店,来你这看看货。”

“太好了!您要开店,我肯定给最优惠的价格。当年要不是您帮我调试机器,我这生意也做不起来。”

这样的场景在不同摊位一再上演。

刘晓艺这才知道,父亲在行业内的口碑和人脉如此之好。许多供应商都受过他的帮助,纷纷表示愿意长期合作,提供最优惠的进货价。

中午休息时,刘明达一边吃着盒饭,一边和女儿畅谈规划:“我打算把五金店分成几个区域:工具区、建材区、电工区、水管区。还要设个工作台,接维修活。”

他眼睛发亮地:“现在家家都在装修,五金需求大。咱们不做高端,就做实惠好用的,薄利多销。”

刘晓艺被父亲的热情感染,也帮着出主意:“爸,可以印些宣传单,就在超市门口发。老顾客都知道您是老师傅,信得过。”

“对!”刘明达一拍大腿,“还可以搞个'以旧换新'活动,旧工具折价换新的。这样既能促进销售,又能揽维修的活。”

看着父亲兴致勃勃的样子,刘晓艺忽然想起什么:“那您厂里的徒弟们呢?不管他们了?”

刘明达笑了:“哪能不管!我已经跟几个徒弟好了,等店开起来,他们下班可以过来兼职,既赚外快,又能学新技术。等以后生意好了,不定还能把他们全请过来呢!”

接下来的几,刘晓艺又到家里超市帮忙。

春节后的超市依然忙碌,员工们个个精神饱满。把两家店打理得井井有条,让刘晓艺不禁佩服父母的用人眼光。

她特地去了位于商贸区的第一分店。这里的氛围与老店不同,顾客多是附近写字楼的上班族和逛街的年轻人。

店长林阿姨正带着员工补货,看到刘晓艺来了,热情地招呼:“晓艺来啦?快来看看我们的刚做的奶茶!”

原来,在刘爸爸忙着筹划五金店的同时,王安梅和林阿姨也没闲着。她们发现商贸区的顾客对吃饮料需求很大,于是大胆地在超市门口开辟了一个吃区。

“我们推出了现炸鸡块和鸡柳,5块钱10块,比麦当劳便宜多了。”林阿姨自豪地介绍,“还有奶茶和酸梅汤,都是现调现卖。”

刘晓艺好奇地观察着。吃区虽然简单,但很干净。

两个电炸锅冒着热气,金黄色的鸡块在油锅里翻滚,散发出诱饶香味。

旁边摆着一个大保温桶,里面是调好的奶茶,旁边料盒里装着珍珠、椰果和红豆,只要加一块钱就可以任选。

正是中午时分,吃区前很快排起了队。

“要一份鸡块,椒盐味的。”

“奶茶加两份珍珠。”

“两份鸡柳,多撒点辣椒粉。”

林阿姨一边忙活一边:“这些吃可受欢迎了。白领们午休时来买点解馋,逛街的妈妈们给孩子买点零食。很多人顺便就会进超市买些东西,带动了整个店的客流。”

刘晓艺注意到,确实有不少顾客买了吃后,又进超市购买了饮料、纸巾等其他商品。

这种跨界经营的方式,在90年代末可谓相当前卫。

“这个主意真不错,”刘晓艺赞叹道,“是谁想出来的?”

林阿姨笑了:“是你妈和我一起琢磨的。她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咱们超市也要与时俱进。”

下午刘晓艺帮忙看店时,特意观察了吃区的经营情况。

发现最受欢迎的居然是1元钱任选料的奶茶。很多年轻女孩和朋友都喜欢这种自主选择的感觉,往往加了珍珠又要加椰果,最后还要撒点红豆。

一个带着孩子妈妈笑着:“这比奶茶店划算多了。奶茶店一杯要五六块,这里三块五就有一大杯,还能自己加料。”

男孩举着鸡块蹦蹦跳跳:“妈妈,这个比肯德基好吃!明还要来!”

傍晚结账时,刘晓艺惊讶地发现,光是吃区一的营业额就达到了800多元,利润率高达60%。

更重要的是,这些顾客中有三分之一都会顺便进超市购物,带动整体销售额提升了20%。

回家后,刘晓艺把见闻告诉了刘爸爸。刘明达听后若有所思:“看来做生意确实要灵活多变。我们超市能成功,就是因为肯创新、懂变通。”

刘妈妈点头:“是啊,从最初的卖部到现在的超市加吃,我们一直在适应顾客的需求。你爸的五金店也要这样,不能墨守成规。”

晚饭后,刘明达拿出他的五金店规划图,又开始兴致勃勃地讲解起来。

刘晓艺看着父亲专注的侧脸,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是超市还是五金店,成功的秘诀都在于用心——用心了解顾客需求,用心经营产品质量,用心对待每一个机会。

这一世,她的家人不再是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的普通人,而是敢于追梦、勇于创新的创业者。

这种变化,比任何财富都更让她感到欣慰和自豪。

窗外,早春的晚风轻轻吹过,带来一丝暖意。刘晓艺知道,无论是父亲的五金店梦,还是超市的创新发展,都如同这春风一样,充满着生机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