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如糖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败蒙古两年后的冬,大明京城迎来邻一场雪。

这场雪,比起朱胜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场来的稍晚了一些。

雪花如絮,纷纷扬扬地洒落在紫禁城的金瓦红墙之上。

无逸殿内,炭火烧得正旺,雪花刚刚来到屋顶,便悄然融化。

而在这温暖的宫殿里。

大明的君臣正在商议着一件大事。

朱胜端坐于御座之上,身披玄黑貂裘,目光扫过阶下肃立的文武重臣。

经过两年休养生息,大明国力更胜往昔。

朱胜自然也打算继续践行自己的一统九州之志。

“诸卿都到了。”

朱胜声音平静,却自带威严。

“今日召诸位前来,是为了一件事。”

他稍作停顿,目光如电:

“朕意已决,开春之后,发兵东征,一举荡平慕容龙城的燕国与段思平的大理。”

殿内一片寂静,无人露出惊讶之色。

正如朱胜所料,这两年来,燕国与大理的使臣频频来访,带着厚礼卑辞求饶,却都被朱胜拒之门外。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皇帝早已下定决心要铲除这两个东边的威胁。

“看来诸卿都不意外。”

朱胜嘴角微扬。

“既然如此,那就议议该如何打这一仗吧。”

话音甫落,兵部尚书戚继光便已越众而出。

两年过去,这位大明军神风采依旧,眉宇间更多了几分沉稳。

“陛下,”

戚继光声音洪亮。

“燕国地处大宋旧土西南,与大理国境相接,两国互为唇齿,早有盟约。”

“若我军攻燕,大理必救;若攻大理,燕国亦不会坐视。”

他大步走向悬挂在殿侧的巨幅地图,手指精准地点在两国的位置上。

“更棘手的是,这两国皆地处险峻之地。

“燕国,大理两国皆是多山多林,地形复杂,易守难攻。”

“若我军只攻一路,必陷于苦战,而另一路敌军则可趁机袭我后方,或断我粮道。”

戚继光转身面向朱胜,目光炯炯:

“故而臣以为,此战必须双管齐下,同时发兵,分击两国。”

“以雷霆万钧之势,使比自顾不暇,无法相互救援。”

戚继光罢。

高拱缓步出列:

“陛下,戚尚书战略虽佳,然臣有一虑。”

“兵分则力弱,若两路大军皆不能速胜,迁延日久,恐生变故。”

“且两国皆是瘴疠之地,士卒易病,粮草转运艰难,若战事不利...”

他没有再下去,但意思已经明确。

“首辅大人过虑了。”

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只见诸葛亮轻摇羽扇,从容出粒

经过辽地一战,诸葛亮在朝中威望日隆。

一去两年,如今的诸葛亮也成熟了许多。

如今大明朝廷,几乎所有聪明人都知道。

日后,诸葛亮是要接张居正的位置的。

“此两国地形虽险,却非无懈可击。”

诸葛亮羽扇轻点地图。

“燕国与大理虽多山多林,不易我大明火器布置。”

“可是工坊中,却也并非用于山林的机关。”

“有各种机关相助,便无需害怕没有缺乏火器粮草。”

“而瘴疠之害,更是无须担心。”

“早在两年前,太医院便在研究应对之策了。”

“早在数月前,便已然有了结果。”

“高大人,无需多虑。”

高拱闻言点零头,方才退下。

高拱知道攻打这两国的事情早就已经定下了。

如今自己提问,也只是疑惑这两个问题如何解决罢了。

既然都已经有了办法,自己也不好再什么。

见到众人都不再什么。

朱胜再度开口。

“既然如此,此次出兵便兵分两路,一路进攻燕国,一路进攻大理。”

“不知,这燕国一路的统帅,各位可有推荐。”

朱胜话音刚刚落下。

张居正居然站了出来。

“启禀圣上,臣推荐秦良玉将军负责此次进攻燕国。”

“正如高大人所,燕国所在多山多林,地形复杂。”

“寻常兵马,想来是不好应付。”

“而纵观大明,实在没有比秦良玉将军麾下的白杆兵更擅山战林战了。”

看着站出来的张居正,秦良玉心中疑惑不已。

她素来与张居正并无什么交集。

为何张居正却突然要站出来推自己为此次进攻燕国的主帅呢?

秦良玉虽然疑惑不已。

朱胜却是无比清楚。

显然。

诸葛亮这几年的风头太盛了一些。

推荐秦良玉,显然并不是因为秦良玉。

张居正为的,只是诸葛亮不去担任攻燕主帅罢了。

而没了最擅长山战林战的秦良玉。

诸葛亮纵然是成了进攻大理国的统帅。

必然也不可能一帆风顺。

不过。

诸葛亮太一帆风顺也的确不好。

张居正此举未必就是坏的。

但,纵然如此。

朱胜依旧打算将进攻大理国的任务交给诸葛亮。

在朱胜看来。

其实诸葛亮是更适合对付大理国的。

毕竟。

燕国只有燕国。

而大理,可是有着周围一众部落的支持。

要对付大理国这种根深蒂固的对手。

还是需要分而化之。

这任务,交给诸葛亮,想来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至于大理国的地理。

也不是什么问题。

虽然此番秦良玉的白杆军要去对付燕国。

但朱胜却也为大理国寻到了一个对手。

一个和诸葛亮一样。

初次接触,便可适应大理国环境的名将。

李定国!

“好。”

“既是如此,便将燕国交由秦良玉将军。”

“而大理国,便交给孔明吧。”

听了朱胜的话。

张居正一脸的了然。

他自然明白,朱胜为诸葛亮积攒功绩,肯定是会让诸葛亮担任一方主帅的。

不过,他本来也不是要拦路。

他只是希望诸葛亮能够经历一些挫折罢了。

随着确定了主帅。

朱胜随即也将兵马划分了一下。

伐燕一路,秦良玉为帅,周瑜,陆逊,司马懿为副,领三十万精锐发兵燕国。

大理一路,诸葛亮为帅,徐庶,李定国为副,领三十万精锐发兵大理。

除此以外,俞大猷,冉闵领二十万精锐,于金州绕道,严防大宋支援燕国,大理。

随着朱胜令下。

八十万明军,号百万大军,开始向着燕国与大理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