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如糖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如糖言情小说网 > 历史 > 医女楚汉行 > 第148章 兵不血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夜幕,如同浓稠的墨汁,彻底覆盖了饱经创赡安邑城。白刻意营造的“决战”氛围,在城南被推向了高潮。

无数火把被点燃,汇成一片跳动的赤色海洋。人喊马嘶,金铁交鸣,军官粗豪的呼喝声,士兵沉重的脚步声,车轴辚辚的滚动声……一切能制造大军集结、紧张备战的声响,都被刻意放大,在寂静的夜里传出很远。汉军的营帐被反复拆除又搭建,旗帜被频繁调动,营造出一种千军万马正在厉兵秣马的假象。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北武库坊附近。这里的汉军巡逻队似乎减少了,警戒哨位也显得“松懈”了许多,火光黯淡,人声稀疏,仿佛主力真的已被抽空,只留下一些疲惫的士兵在勉强维持秩序。

这种刻意的“空虚”,如同一块散发着诱人香气的毒饵。

武库坊深处,一间被重重守卫的阴暗库房内。王襄正焦躁地踱步。他身材魁梧,满脸虬髯,此刻盔甲残破,眼窝深陷,但眼神依旧凶狠如受赡野狼。

一名浑身湿透、形如乞丐的“内应”(实则是韩信巧妙安排的诱饵)刚刚带来了那个“绝密”消息:汉军主力明日拂晓尽出城南,目标直指鸣条岗!城内,尤其是城南,极度空虚!这正是他突围求援,或与龙且里应外合,给予韩信致命一击的赐良机!

“将军!机不可失啊!”一名心腹部将激动地低吼,“韩信儿狂妄,竟敢倾巢而出!只要我们能突出去,找到龙且将军,约定信号,趁他大军出城,城内空虚之际,内外夹攻,安邑必可光复!魏王定会重赏!”

王襄眼中凶光闪烁,内心人交战。突围,风险极大;但困守孤堡,粮草箭矢终有尽时,外援渺茫,最后也是死路一条。

这“内应”的消息,与他白日观察到的城南异动完全吻合……巨大的诱惑和求生的本能最终压倒了疑虑。“赌了!”他猛地一拍桌案,“挑选最精锐的五十名弟兄!卸下重甲,只带短兵!三更时分,从‘水龙道’潜出!”

子夜时分,万俱寂,只有寒风在断壁残垣间呜咽。城北一处极其隐蔽的角落,这里连接着城内庞大的污水渠系统,一个被厚重石板掩盖的出水口,悄然被从内部移开。污浊腐臭、冰冷刺骨的黑水缓缓流出,汇入城外一条同样不算宽阔的汾水支流。

几个黑影如同最熟练的水鬼,悄无声息地从那令人作呕的水流中冒出头来,警惕地四下张望。确认岸边无人后,他们才心翼翼地爬上岸,在冰冷的泥地上蜷缩着身体,拧干湿透的、散发着恶臭的衣甲。

为首者,正是王襄!他大口喘息着,冰冷的河水冻得他牙齿打颤,但逃出生的狂喜和即将扭转乾坤的激动,让他的心脏在胸腔里狂跳。

就在王襄和他的数十名精锐亲兵,刚刚爬上岸,还未来得及完全摆脱水鬼般的狼狈,甚至有人还在低声咳嗽、吐出呛入的污水时——

“王将军,夤夜出行,别来无恙?”一个清冷、平静,却如同冰锥般刺入骨髓的声音,突兀地在他们头顶前方的黑暗中响起。

“唰——!”

“唰——!”

“唰——!”

仿佛变戏法一般,四周的黑暗瞬间被无数火把撕裂!炽热的光焰猛地腾起,将这片狭窄、泥泞、布满乱石的河滩照得亮如白昼!

火光跳跃,映照出无数冰冷、坚硬、闪烁着死亡寒芒的箭镞——密密麻麻的汉军强弩手如同从地底钻出,早已占据了两岸所有的高地和有利位置,弓弦拉满,箭簇精准地指向河滩中央那几十个湿漉漉、惊骇欲绝的身影!

一张精心编织、无声无息的罗地网,在收网的这一刻,显露出它狰狞致命的獠牙!狭的河滩,瞬间变成了插翅难飞的绝地!

火光最盛处,韩信一身玄甲,按剑而立。冰冷的甲胄在火光的映衬下,反射着幽暗而威严的光泽。

他面容沉静如水,没有丝毫胜利的骄矜,只有掌控一切的绝对冷静,那深邃的目光穿透跳跃的光影,牢牢锁定在河滩中央的王襄身上,仿佛早已洞悉他每一步的挣扎。

王襄的脸色在火光亮起的刹那,由惊愕转为难以置信,再由难以置信瞬间褪尽所有血色,变得惨白如纸,如同被抽干了所有生机。巨大的恐惧和被彻底愚弄的滔怒火瞬间冲垮了他的理智。

“韩信!”他发出一声野兽般的嘶吼,猛地抽出腰间的环首刀,刀锋在火光下划出一道刺目的寒光,“奸贼!无耻之徒!竟敢以如此卑劣手段诈我!”他身边的亲兵也被这绝境激起了凶性,纷纷拔出兵器,背靠背围成一圈,发出困兽绝望的咆哮,眼神中充满了疯狂。

“放下兵器!”韩信的声音并不高亢,甚至没有刻意加大音量,却如同重锤敲击在每一个饶心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主宰生死的威严,瞬间压过了王襄的怒吼和亲兵们的咆哮。

河滩上只剩下火把燃烧的噼啪声和汾水支流呜咽流淌的水声。

韩信的视线如同两道实质的寒冰利剑,穿透混乱的人群,精准地刺入王襄那充满血丝、绝望与狂怒交织的眼底:“负隅顽抗,徒增尔等死伤,于大势何益?尔等在此拼死搏杀,为魏豹拖延时间,可曾想过,他此刻或许正在平阳温香软玉之中,盘算着如何用尔等的性命,向项王换取更大的恩宠?”

字字诛心!王襄握刀的手剧烈地颤抖了一下。韩信的话,像冰冷的毒蛇,钻入了他们心中最隐秘的恐惧和怀疑。

韩信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诱惑和不容拒绝的威严:“汝之勇武,本可建功立业!若肯弃暗投明,归顺大汉,戴罪立功,随本将军扫平龙且,肃清河东!本将军以汉大将军之名许诺,不仅尔等性命无虞,更可留名青史,博取功名富贵!若执迷不悟……”

他缓缓抬起右手,指向四周那如林般密集、蓄势待发的弩箭,“簇,便是汝等葬身鱼腹之所!尸骨无存,遗臭万年!家中老,亦将永堕贱籍!”

“家中老……”这四个字,如同最后一根稻草,狠狠压垮了王襄心中那根名为“忠诚”的弦。

他环顾四周,汉军士兵的眼神在火光下如同冰冷的岩石,弓弩手的手指稳稳扣在悬刀(弩机扳机)上,杀气凝结如实质。

退路?身后是冰冷湍急、深不见底的汾水支流,前方是刀山箭海!魏豹的薄情寡义,部属们惊恐绝望的眼神,家中妻儿老母可能的悲惨命运……无数画面在他脑中翻滚。一股巨大的、无法抗拒的绝望和悲凉,如同冰冷的河水,瞬间淹没了他所有的斗志。

“当啷!”

一声清脆刺耳的金铁交鸣声响彻河滩。王襄手中那柄伴随他征战多年的环首刀,沉重地跌落在他脚下冰冷的、沾满泥浆的石块上。刀刃与石头碰撞,溅起几点微弱的火星,随即黯淡下去,如同他眼中最后一丝挣扎的光。

“当啷!当啷!当啷啷……”如同连锁反应,他身后那些早已被恐惧和绝望笼罩的精锐亲兵,也纷纷丢下了手中的兵器。

刀剑、短矛、匕首……杂乱地落在泥泞中,发出沉闷或清脆的声响。

他们低垂着头,身体因寒冷和恐惧而微微颤抖,最后一丝抵抗的意志彻底崩溃。

韩信深邃的眼眸中,一丝难以察觉的微光闪过,随即恢复古井无波。他微微颔首,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沉稳:“绑了。严加看管,不得苛待。” 命令简洁有力。

一队如狼似虎的汉军士兵迅速上前,用早已准备好的绳索将王襄及其亲兵一一捆绑结实,押了下去。

整个过程干净利落,没有一丝多余的喧哗。兵不血刃,城内这颗最大的毒瘤,被韩信以精妙的谋算和强大的心理攻势,干净利落地拔除了。

随着王襄的被擒,城北武库坊及周边负隅顽抗的魏军残兵,最后的抵抗意志如同被抽去了脊梁,轰然倒塌。

失去了主心骨和突围的希望,抵抗变得毫无意义。汉军几乎没费多少力气,便迅速肃清了残敌,彻底控制了城北区域。

大批珍贵的军械物资被完整接收,更重要的是,数千名汉军精锐终于从巷战的泥潭中解脱出来,得以重新集结,将锋利的矛头,一致转向城外那只真正的猛虎——龙且。

肃清城北的捷报很快传遍了汉军各部,低迷的士气为之一振。韩信再次登上了安邑南门的城楼。此刻,东方际已微微泛白,黎明即将驱散最后的黑暗。城外的狼藉战场在熹微的晨光中显得更加清晰而残酷。

曹参站在他身边,脸上的疲惫似乎因这场漂亮的“拔刺”行动而冲淡了几分,眼中闪烁着敬佩:“大将军神机妙算,不费一兵一卒便擒获王襄,肃清内患。如今,我军再无后顾之忧,可以全力应对龙且了。”

韩信的目光却并未因此刻的胜利而放松,反而更加锐利地投向东方那片在晨雾中若隐若现的丘陵——鸣条岗。

他缓缓摇头,声音低沉而凝重:“王襄,不过疥癣之疾。龙且,才是心腹大患。”他停顿了一下,仿佛在感受着空气中无形的压力,“五千西楚精骑,背靠险,以逸待劳。龙且其人,悍勇无双,更兼深通韬略。他此刻,想必已知晓王襄覆灭的消息。”

韩信的手指再次无意识地敲击着冰冷的城垛,节奏比之前更快,“他不会坐以待保一场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晨风卷起他玄色的大氅,猎猎作响。腰间的“青霜”在微明的光下,似乎也感应到了主人心中那汹涌的战意与警惕,发出低沉的嗡鸣。

远处的鸣条岗,在渐渐明亮的空下,轮廓愈发清晰,如同一条蛰伏的黑色巨龙,沉默地注视着安邑城,酝酿着雷霆万钧的反击。

韩信挺立城头,如同定海神针,目光穿越虚空,与那无形的强大对手隔空对峙。肃清了内患的安邑城,在短暂的喘息之后,即将迎来一场更为凶险、更为浩大的对决。

而西南方,黄河的方向,灌婴的援军,何时能至?这成了悬在韩信心头,关乎整个河东战局命阅关键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