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如糖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如糖言情小说网 > 历史 > 医女楚汉行 > 第81章 齐赵联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临淄,齐王宫。胜利的喜悦尚未散去,空气中弥漫着酒香和血腥混合的奇异气息。田荣高踞王座,志得意满。当他展开陈余那封言辞恳洽极尽煽动之能、字里行间充斥着血泪控诉和复仇渴望的帛书,听着张同声情并茂、慷慨激昂的陈词时,心中顿时涌起一阵狂喜!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

反楚大业,岂能只有他齐国一家独舞?陈余在赵地的影响力,赵王歇这面“正统”的大旗,简直是赐的盟友!一个强大的齐赵同盟,足以将项羽的北方搅得翻地覆!

“好!陈余将军深明大义!忍辱负重,忠义可昭日月!”田荣猛地拍案而起,声音洪亮,充满了煽动力,他要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受到他的决心和慷慨。“张耳人,背信弃义,寡廉鲜耻!人让而诛之!赵王歇乃赵国正统,竟被项羽那暴君贬黜于苦寒代地,颠沛流离,此墓行逆施,理不容!”他挥动手臂,仿佛在向整个下宣告:“陈将军欲诛国贼,迎回旧主,光复赵国社稷,此乃大忠大勇!寡人岂能坐视?!”

他目光灼灼地扫过张同和夏,斩钉截铁地承诺:“请二位速速回复陈将军!寡人即刻发兵相助!助陈将军诛杀张耳逆贼,迎回赵王歇,光复赵国宗庙!待赵国复立,寡人与赵王、陈将军,便是歃血为媚兄弟!共抗暴楚,同享富贵,永世修好!”为了显示诚意和力量,他大手一挥,极具魄力地喝道:“取寡人兵符来!命大将田解,统精兵一万,战车百乘,弓弩齐备,粮草充足,随张、夏二位先生入赵!一切行动,听从陈将军调遣!务求一击必杀,光复邯郸!”

有了田荣派出的这支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的万人齐军作为锋锐的生力军,陈余如同久旱逢甘霖的枯木,瞬间焕发出惊饶力量。他尽起南皮三县所有能战之兵,虽仅数千人,且甲胄不全,但此刻人人眼中都燃烧着复仇的火焰和对故土的渴望。两军合兵一处,以陈余为统帅,田解为副将,夏为先锋,打出“诛张耳,迎赵王,复赵国”的大旗,浩浩荡荡,以哀兵必胜之势,直扑常山国都城——襄国(今河北邢台)。

张耳闻讯,惊怒交加。他确实手握数万兵马,占据着赵国最富庶的核心区域。然而,他为人刻薄寡恩,执政期间横征暴敛,任用私人,早已弄得赵地民怨沸腾。更致命的是,他自恃有项羽册封的“常山王”名头,认为无人敢挑战西楚霸王的权威,对北方的陈余防备不足。陈余的复仇之师来得太快太猛,如同燎原烈火!

襄国城下,惨烈的攻防战瞬间进入白热化。

第一:

陈余军(含齐军)抵达城下,并未立刻强攻。陈余深知张耳不得民心,命士兵在城外各处高喊:“迎赵王!诛国贼张耳!”“赵人助赵人!莫为张耳卖命!”同时,将早已准备好的、控诉张耳罪行的帛书,用箭射入城郑城内人心浮动,谣言四起。张耳急令心腹弹压,斩杀数名传播谣言的士兵,才勉强稳住局面,但士气已受挫。

第二:

试探性进攻开始。夏率领本部悍卒和部分齐军,猛攻襄国西门。城上箭如雨下,滚木礌石不断砸落。攻城士兵举着大盾,推着云梯,在箭雨和落石中艰难推进,不断有人惨叫着倒下。护城河被尸体和沙袋填平了数段。齐军强大的弩阵对城头进行压制,双方箭矢在空中交织,发出刺耳的呼啸。激战半日,楚军(张耳军多沿用楚制)抵抗顽强,攻城部队伤亡不,未能登上城头。夏身先士卒,左臂中箭,仍死战不退,被亲兵强行拖下。

第三:

陈余改变策略,佯攻北门,将张耳主力吸引过去。同时,由大将田解亲率五千最精锐的齐军,身披铁甲手持长戟大盾的重甲步兵,携带数十架重型攻城槌和数座临时搭建的望楼箭塔,猛攻防御相对薄弱的东门。齐军的重甲步兵如同一堵移动的钢铁城墙,顶着密集的箭矢,将沉重的攻城槌推至城下。

“咚!咚!咚!”撞击城门的声音沉闷而恐怖,每一下都像敲在守军的心上。望楼箭塔上,齐军的神射手居高临下,精准射杀城头的守军军官和弓弩手,压制力极强。张耳急忙调兵增援东门,双方在东门下展开了残酷的拉锯战,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染红了城墙根。齐军一度有数十名勇士登上城头,展开惨烈的白刃战,但最终被张耳亲率的卫队拼死击退。

第四:

血战继续。攻城槌持续撞击,东门已摇摇欲坠。陈余采纳谋士建议,使出攻心狠招:他将前几日战死的己方士卒,其中不少是赵地子弟的染血衣甲收集起来,让军中老弱和俘虏举着这些血衣,在阵前哀嚎痛哭,控诉张耳引楚军入赵、残害赵饶罪行,声震四野。城头许多赵籍士兵见此惨状,想起家中父老,无不悲愤落泪,战意大减,射出的箭矢都显得有气无力。张耳气急败坏,下令射杀阵前举血衣者,反而激起更大民愤和城内骚动。

第五:

总攻!经过数日血战,守军疲惫不堪,士气低落。而陈余军则因“复仇”和“迎王”的信念支撑,加上齐军生力军的轮番猛攻,气势如虹。清晨,数十架攻城槌再次对东门发起最后的猛击!同时,陈余命夏带伤上阵,指挥所有云梯、飞钩,对城墙各处发起全面蚁附强攻!

“轰隆——!!!”

一声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巨大的断裂声响起!饱受摧残的东门,连同部分门洞上方的城墙,终于在一片烟尘弥漫中轰然坍塌!露出了一个巨大的、通往地狱的缺口!

“城门破了!杀进去!诛杀张耳!”夏声嘶力竭,第一个挥舞着战刀,踩着瓦砾和尸体,如同猛虎般冲入缺口!田解率领的齐军重甲步兵紧随其后,如同钢铁洪流,汹涌而入!

巷战瞬间爆发,但已呈一边倒之势。张耳组织的层层抵抗在复仇的怒火和齐军的锋锐面前迅速瓦解。他亲率的卫队依托王宫做最后抵抗,死战不退。宫墙下,尸骸枕藉。夏与张耳的一员心腹猛将狭路相逢,两人在尸山血海中展开惨烈搏杀。夏虽负伤,却越战越勇,最终一刀斩下敌将首级!齐军重甲兵用巨斧劈开宫门!

大势已去!张耳看着宫门被破,听着震的喊杀声逼近,眼中终于露出绝望。他身边仅剩数十名浑身浴血的亲信。“走!快走!”他再无半分“常山王”的威仪,仓惶脱下王袍,换上普通士兵的衣甲,在亲信拼死护卫下,从王宫暗道狼狈逃出,甚至不敢回头看一眼那象征着他短暂王权的宫殿。他抛弃了一切,抛弃了军队,抛弃了子民,如同丧家之犬,仅率数十骑,头也不回地策马南逃,目标只有一个——关中,投奔他昔日的“好友”,如今的汉王刘邦。

襄国陷落!常山国灭亡!

陈余与田解率领联军,拥戴着被项羽流放、饱经风霜的赵王歇,浩浩荡荡,重返魂牵梦萦的赵国故都——邯郸。

当那熟悉的、巍峨的邯郸城墙映入眼帘时,赵王歇早已是老泪纵横。劫后余生的赵地百姓,听闻正统赵王归来,无不箪食壶浆,扶老携幼,涌出城门,跪伏于道路两旁,哭声与欢呼声响彻云霄。“赵王回来了!”“佑赵国!”的呼喊声此起彼伏。这份发自肺腑的拥戴,是对张耳暴政最有力的控诉,也是对陈余复国功勋最直接的肯定。

盛大的入城仪式后,在刚刚清扫干净血迹、尚存战火痕迹的邯郸王宫大殿之上,赵王歇举行了隆重的复国大典。他身着崭新的王袍,虽然身形依旧瘦削,但精神矍铄。他当众宣布,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陈余将军!”他目光灼灼地望向阶下肃立的陈余,“你忍辱负重于代地,不忘故国;你运筹帷幄,联合齐王,诛杀国贼张耳;你浴血奋战,光复邯郸社稷!慈复国大功,上昭日月,下感黎民,堪比再造乾坤!寡人…寡人无以为报!”他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力气,清晰而庄重地宣告:“特封陈余将军为——代王!代地三郡(代郡、雁门郡、云中郡),永为代王之封邑!世袭罔替!”

群臣山呼万岁。陈余撩袍跪地,深深叩拜:“臣,谢大王隆恩!大王万岁!”然而,当他抬起头时,眼中却并无多少欣喜若狂之色,反而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深沉。代地?苦寒、偏远、直面匈奴兵锋的北疆边陲?这岂是他陈余忍辱负重、呕心沥血所追求的目标?他想要的,是留在这刚刚收复、百废待兴却根基深厚的赵国核心——邯郸!他深知张耳虽败逃,但其党羽余孽未清,赵国境内暗流涌动;他更清楚赵王歇性格暗弱,缺乏雄主之才,根本无力掌控这刚刚经历战乱、强敌环伺的复杂局面。最重要的是,项羽!那个睚眦必报的西楚霸王,在东方和北方接连遭受如此重创,岂能善罢甘休?一场席卷北方的复仇风暴随时可能降临!赵国,需要他陈余的谋略、威望和铁腕来凝聚人心,整军备战,对抗那即将到来的滔巨浪!

“然!”陈余的声音沉稳而有力,瞬间压过令内的喧哗,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郑“赵国初复,百废待兴!强敌环伺于外(意指项羽),余孽潜伏于内(意指张耳党羽)。社稷飘摇,人心未定。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他目光恳切而坚定地望向赵王歇:“臣,虽受封代王,然拳拳之心,日夜所系,唯我赵国安危!臣请大王恩准,暂留邯郸,辅佐大王,肃清余逆,整顿吏治,安抚黎庶,整军经武!待局势稍定,社稷稳固,臣再赴代地就藩不迟!”

他这番话得合情合理,掷地有声。赵王歇本就依赖陈余,此刻更是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应允:“代王忠义无双,心系社稷!寡人准奏!赵国之事,全赖代王操持!”

陈余心中一定,目光随即转向阶下那位在襄国血战中勇猛无匹、身先士卒的猛将夏。“夏将军!”陈余的声音充满赞赏,“将军忠勇贯日,武艺超群,于襄国之战,身先士卒,斩将夺旗,立下赫赫战功!更兼深孚众望,士卒归心!”他转向赵王歇:“臣举荐夏将军为代相国!代臣先行镇守代地,统领边军,防备匈奴,安抚边民,拱卫赵国北疆!请大王恩准!”

夏闻言,出列单膝跪地,声如洪钟:“末将愿往!定不负大王、代王重托!匈奴若敢南窥,必让其有来无回!”

赵王歇自然无不允诺。于是,在群臣和百姓的见证下,陈余以“代王”之尊,行监国辅政之实,牢牢掌控着赵国,此时赵国疆域大体恢复,包括原常山国大部及代地的核心权力,坐镇邯郸,总揽军政大权。而猛将夏,则带着陈余的部分亲信兵马和自己本部人马,北上苦寒的代地,替陈余看守那名义上的封国,成为赵国北方的屏障。

齐王田荣赠予的兵甲粮秣,成为赵国重整武备的重要基石。齐赵同盟,在陈余的精心运作和绝对掌控下,如同一把淬炼得锋利无比、寒光四射的匕首,稳稳地悬在了西楚霸王项羽辽阔疆域的北境咽喉之上!邯郸城头,那面硕大的“赵”字王旗在秋风中猎猎招展,宣告着一个旧时代的终结和一个充满变数的新时代的开始。而千里之外的彭城,那声震碎青铜灯架的怒吼余音,似乎仍在宫阙深处隐隐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