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醒,还没来得及看。”吴尘靠在床头,笑着,“等我一会儿看完了,仔细跟你哪里需要改。你昨晚收工很晚吧?怎么不多睡会儿,这么早起来给我发视频?”
“睡不着嘛,想早点让你看看我的进步。”惹芭吐了吐舌头,眼神里带着期待,像个等待老师批改作业的学生,“那你看完一定要跟我哦,我马上要去拍今的第一场戏了,先不打扰你啦!”
“好,你去吧,注意安全,别太累了。”吴尘叮嘱道。
挂了视频,吴尘点开惹芭发来的片段——视频里,惹芭穿着民国时期的学生装,站在老旧的街道上,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嘴唇微微颤抖,眼神里带着委屈与无助,最后转身跑开的背影都透着绝望,演技确实比之前在《心花路放》剧组时进步了不少。
他忍不住给惹芭发了条消息:“片段看完了,很棒!尤其是眼泪掉下来却强忍着不哭出声的那段,情绪很到位,比之前进步太大了。继续加油,不过别总熬夜,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
刚发送完,手机又震动了,这次是那扎发来的微信:“亲爱的,你醒了吗?昨晚喝多了有没有不舒服?我早上起来炖了汤,里面放了醒酒的食材,中午给你送过去?你要是还没起,我就晚点再去。”
吴尘看着两条消息,心里一阵无奈。他知道惹芭和那扎都是好意,可这种被“包围”的感觉,总让他觉得有些喘不过气。
他回复那扎:“不用了,我没事,吃了醒酒药好多了。中午蜜蜜会给我带粥,你不用特意过来,专心准备《戈壁母亲》的围读吧,别耽误了正事。”
发送完毕,他把手机放在床头柜上,走到窗边拉开窗帘——外面阳光正好,楼下的公园里有老人在晨练,孩子们在追逐打闹,一派岁月静好的景象。
可他心里却清楚,这种平静只是暂时的,随着《心花路放》宣传工作的推进,他又要陷入新一轮的忙碌,而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葛,也不会轻易消失。
与此同时,大蜜蜜在尘星影视总部的会议室里,正和宣传团队、发行团队讨论《心花路放》的全国宣传计划。会议室的投影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宣传时间表。
下周一开始,吴尘、宁豪导演、胡菁等主创将陆续前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十个城市进行路演,同时还要参加二十多场媒体采访、综艺录制,甚至还要配合短视频平台进行直播宣传。
“路演城市的场地已经确认好了,北京和上海的场次还加了座位,票已经售罄了。”
宣传总监李然指着屏幕上的数据,语气兴奋,“短视频平台那边,我们准备了吴尘和宁豪导演的幕后花絮,还有胡菁老师的演技解读,预计能吸引不少流量。”
大蜜蜜拿着宣传方案,手指在页面上轻轻敲击,眼神专注:“媒体采访要提前筛选提纲,避免涉及私人话题,尤其是关于吴尘的情感问题,一定要提前跟媒体沟通好,不能出任何纰漏。
综艺录制方面,优先选择正能量、受众广的节目,比如《快乐大本营》《向上》,既能宣传电影,又能提升主创的国民度。”
她顿了顿,看向发行总监:“票房数据要实时监控,每早上9点前把前一的票房报告发给我,要是出现异常波动,立刻开会讨论应对方案。
另外,要跟院线保持密切沟通,争取更多的排片量,尤其是周末和节假日,这是票房的关键时期。”
会议持续了三个时,大蜜蜜条理清晰地布置着每一项任务,没有丝毫遗漏。散会后,她回到办公室,刚坐下准备喝口水,就看到手机屏幕上吴尘发来的消息:“醒了,吃了药,等你回来吃粥。”后面还跟着一个笑脸表情。
她嘴角不自觉地露出一抹笑容,回复道:“好,我大概12点回去,你要是饿了,先吃点零食垫垫肚子,抽屉里有你爱吃的牛肉干。”
放下手机,大蜜蜜靠在椅背上,揉了揉太阳穴。这段时间,她既要处理公司的日常事务,又要统筹《心花路放》的宣传发行,每只睡四五个时,却丝毫不敢懈怠。
偶尔想起吴尘昨晚在车里的承诺,她的心里会泛起一阵期待——等电影票房大卖,等公司稳定下来,他们就能订婚,就能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可她也清楚,这条路不会一帆风顺,惹芭的依赖、那扎的不甘,还有圈内的流言蜚语,都是需要她一一化解的难题。
随着《心花路放》宣传工作的推进,吴尘果然陷入了连轴转的忙碌郑他先是在北京参加电影的首映礼,然后马不停蹄地飞往上海、广州等地进行路演。
每场路演都要面对几百名观众,回答几十个问题,还要签名、合影,经常忙到深夜才能回到酒店。
大蜜蜜始终陪在他身边,帮他整理采访提纲、对接工作行程,甚至在他累得不出话时,替他跟工作人员沟通。
有一次,吴尘在路演现场突发胃痛,大蜜蜜立刻从包里拿出胃药,递上温水,还特意跟主办方沟通,缩短了后续的互动环节,让他能早点回酒店休息。
那扎偶尔会来探班,每次都带着精心准备的食物——有时候是炖好的鸡汤,有时候是手工做的饼干,却不再像以前那样黏着吴尘,也不再提之前约定的老火锅。
她只是把东西交给大蜜蜜,笑着:“麻烦蜜姐帮我交给他,告诉他注意身体,别太累了。”然后就安静地待一会儿,看着吴尘接受采访,等结束后打个招呼就离开。
大蜜蜜知道,那扎是真的听进去了她的话,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事业上——《戈壁母亲》的围读很顺利,导演对那扎的表现赞不绝口,她“很有灵气,能抓住角色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