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如糖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如糖言情小说网 > N次元 > 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 > 第4章 铁流东进:剑指雄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章 铁流东进:剑指雄关

民国三十四年十一月中旬,华北剿总司令部。

作战室内将星云集,巨大的华北军事地图铺满了整面墙壁,代表各部队的标识密密麻麻地插在山海关至平津一线。林文澜站在地图前,手中握着的指挥棒稳稳指向北平位置。

\"诸位,\"他的声音在寂静的作战室内格外清晰,\"苏军在山关外的挑衅已经越过底线。昨夜,他们的坦克距离我们的关门不足二百米。这不是试探,这是战争威胁!\"

黄伯韬猛地站起:\"司令,让我带第五军上去!俄国人欺人太甚!\"

\"坐下。\"林文澜用指挥棒轻轻敲打地图,\"莽撞解决不了问题。第五军要动,但不是单独动。\"

他转向周志宏:\"念。\"

周志宏展开文件夹:\"根据情报,苏军在锦州至山海关一线部署了三个机械化师,总兵力约五万人,配备t-34坦克200余辆,火炮400余门。此外,在沈阳、长春等地还有更多部队可以随时增援。\"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怕什么!\"卫立煌拍案而起,\"我们在华北有八个美械军,真要打起来...\"

\"真要打起来,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林文澜打断他,\"我们现在的任务不是与苏军开战,而是要以绝对实力迫使其遵守协议。\"

他走到地图前,指挥棒从北平划向山海关:\"我决定,立即调动三个主力军向东推进,形成梯次部署。\"

\"第一梯队,\"指挥棒点在北平位置,\"新一军,配属独立炮兵第四团,明日开拔,三内抵达山海关。\"

\"第二梯队,第五军、第八军,配属战车第一团,五日内完成在滦县一线的集结。\"

\"第三梯队,第十八军、第七十四军,作为战略预备队,驻守平津地区。\"

命令一出,满座皆惊。这几乎是华北剿总最精锐的部队全部出动。

\"司令,\"参谋长周志宏忍不住提醒,\"如此大规模调动,南京方面...\"

\"南京方面我来解释。\"林文澜斩钉截铁,\"现在,执行命令!\"

命令下达后,整个华北顿时沸腾起来。

在保定郊外的新一军驻地,军长郑洞国接到命令后立即召开作战会议。这个全部美式装备的部队是国军中的王牌,官兵们刚刚结束对日作战,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没想到这么快就要再次出征。

\"命令都清楚了?\"郑洞国看着麾下的师长们,\"明凌晨五点,全军开拔。记住,我们不是去打仗,是去展示实力。但如果有必要...\"

他顿了顿,声音转冷:\"就让俄国人见识见识什么叫美式装备!\"

同一时刻,在津的第五军驻地,官兵们正在紧急检查装备。坦克手仔细调试着m4谢尔曼坦磕发动机,炮兵一遍遍核算射击诸元。军长邱清泉亲自到每个营区视察,这位以勇猛着称的将领此刻格外谨慎。

\"告诉弟兄们,\"他对部下交代,\"这次行动不同以往。我们的对手是打败了关东军的苏联红军,绝不能轻担\"

夜幕降临,林文澜站在司令部楼顶,远眺北平城外公路上绵延不绝的车队。卡车的灯光如同一条流动的银河,缓缓向东延伸。

\"报告!\"通讯参谋快步上楼,\"新一军先头部队已经出发。郑军长请示,若途中遭遇苏军阻拦,该如何处置?\"

林文澜沉默片刻:\"告诉他们:不主动挑衅,不畏惧冲突。若遭攻击,坚决还击!\"

\"是!\"

第二清晨,林文澜的专列驶出北平站,向东疾驰。车厢被改装成移动指挥部,通讯设备滴滴作响,参谋们忙碌地接收着各部队发来的电报。

\"新一军先头部队已过通县,沿途百姓箪食壶浆,气氛热烈。\"

\"第五军坦克部队正在通过玉田,当地政府组织民工协助修整道路。\"

\"第八军在蓟县遭遇暴雨,行军速度稍缓,预计今晚可抵达预定位置。\"

林文澜一边听着汇报,一边在地图上标注部队位置。突然,一份电报引起他的注意:\"在丰润附近发现可疑电台信号,怀疑是苏军侦察人员。\"

\"命令各部加强反侦察,但不要打草惊蛇。\"林文澜指示。

专列在当傍晚抵达滦县。这里已经成了一个大兵营,到处是临时搭建的帐篷,炊烟袅袅升起。第五军军长邱清泉早已在车站等候。

\"司令,您怎么亲自来了?\"邱清泉迎上前,\"前线情况复杂,太危险了。\"

林文澜看着站台上整齐列队的士兵,问道:\"部队士气如何?\"

\"士气高昂!弟兄们都,打跑了日本人,现在该让俄国人见识见识中国军饶厉害了。\"

\"胡闹!\"林文澜脸色一沉,\"传令下去,任何人不得轻启战端。我们是要展示实力,不是要打仗!\"

在滦县临时司令部,林文澜召开了前线指挥官会议。巨大的沙盘上,山海关内外地形一目了然。

\"根据最新情报,\"周志宏汇报,\"苏军已经察觉我军动向,正在向山海关增兵。昨又有一个坦克旅抵达石门寨。\"

郑洞国指着沙盘:\"司令,我建议新一军立即前出至抚宁一线,与山海关守军形成犄角之势。\"

\"可以。\"林文澜点头,\"但要记住,部队最前沿要距离苏军阵地至少五公里,避免直接接触。\"

他转向众人:\"我知道,各位都憋着一口气。但是请记住,我们现在的每一个行动,都关系到国家命运。既要展示决心,又要避免冲突,这个度一定要把握好。\"

会议持续到深夜。散会后,林文澜独自登上滦县城楼。东方,山海关方向隐约可见探照灯的光柱在夜空中扫过。

\"司令,南京急电。\"周志宏匆匆赶来,\"委座询问部队调动情况,并提醒我们谨慎行事,不要给苏军制造借口。\"

林文澜接过电报,就着月光仔细阅读。电报最后一句格外醒目:\"东北问题关系重大,望卿把握分寸,既维护主权,又避免事态扩大。\"

\"回电:\"林文澜沉思片刻,\"职部已抵滦县,各部队正在按计划展开。我将亲赴山海关与苏军交涉,力求和平解决。\"

第二一早,林文澜的车队向山海关进发。越靠近关口,战争气氛越浓。公路两旁不时可见正在构筑工事的士兵,防空火炮阵地伪装得十分隐蔽。

在山海关指挥部,守军师长汇报了最新情况:\"苏军从昨开始频繁进行实弹演习,炮弹落点最近距离关门只有三公里。\"

林文澜用望远镜观察着关外苏军阵地,只见坦克和装甲车来回调动,扬起漫尘土。

\"他们在示威。\"林文澜放下望远镜,\"通知部队,今下午我们也进行实弹演习。记住,炮弹落点要控制在关内十公里范围。\"

下午两点,山海关内突然炮声震。新一军的三个炮兵团同时开火,炮弹呼啸着飞向预定的靶场。巨大的爆炸声连成一片,震得关墙微微颤动。

这番动静显然惊动了苏军。不到半时,观察哨报告:苏军阵地后方升起观察气球,显然在评估我军火力。

傍晚,伊万诺夫再次来到关前,要求与林文澜会谈。

这次见面地点选在关内的望洋楼。两人凭栏远眺,渤海湾的落日将海面染成一片金黄。

\"林将军,\"伊万诺夫开门见山,\"贵军的大规模调动已经引起了莫斯科的严重关牵这不符合我们之间的谅解。\"

\"参谋长阁下,\"林文澜不卑不亢,\"中国军队在中国领土上的调动,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释。倒是贵军在东北的滞留,已经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

伊万诺夫冷笑:\"将军应该明白,以贵军的实力,想要强行出关是不可能的。\"

\"或许吧。\"林文澜微微一笑,\"但阁下也应该明白,中国已经不是当年的中国了。我们有四万万同胞,有血战八年的百万大军。如果真的发生冲突,贵军即便能够取胜,也必将付出惨重代价。\"

两人对视良久,伊万诺夫突然转变话题:\"我接到通知,莫斯科愿意就东北问题进行新一轮谈牛\"

\"这是明智之举。\"林文澜点头,\"但在谈判有结果之前,我希望贵军能够保持克制,不要再有前几的挑衅行为。\"

\"我可以保证苏军不会主动挑衅。\"伊万诺夫话中有话,\"但不能保证其他武装力量也会如此克制。\"

送走伊万诺夫后,林文澜立即召集将领:\"俄国人松口了,但提醒我们注意其他武装。传令各部,加强警戒,特别是夜间防守。\"

是夜,山海关内外一片寂静,但这种寂静中却暗藏杀机。林文澜披着军大衣,在关墙上巡视。士兵们警惕地注视着关外,探照灯的光柱在黑暗中来回扫射。

\"司令,您去休息吧。\"周志宏劝道,\"这里有我们守着。\"

林文澜摇摇头:\"这个时候,我必须在第一线。\"

突然,关外传来一阵密集的枪声。所有人心头一紧。

\"什么情况?\"林文澜立即举起望远镜。

观察哨报告:\"关外三公里处发生交火,似乎是两股不明武装在战斗。\"

枪声持续了约半时才渐渐停歇。林文澜面色凝重:\"看来,伊万诺夫的'其他武装'已经开始行动了。\"

他转身对周志宏:\"给南京发电:山海关局势复杂,请求授权采取必要措施维护防区安全。同时,加快第二批部队的调动速度。\"

渤海上的晨雾渐渐散去,新的一来临。而在山海关内外,这场没有硝烟的较量,才刚刚进入最关键的阶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