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如糖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很明显,学校越好,资金越充足,因为c2和c3主要取决于毕业生质量,越是成功的学生,带来的资源越多。至于c1,用经济学角度看,学校越强,申请人数越多,也就意味着要求越高,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你们应该能猜到……”

伯德得很深入,连秦迪这种高智商的人都听得有些发懵。

学阀就是学阀,聊个都像在开学术会议。

秦迪干脆打断岳父的话,直接开口:“其实我懂了,您的意思是,要么有钱,要么有名,最好是两者兼备,对吧?”

伯德意犹未尽地停了下来。

他点头回应:“虽然得有点粗浅,但确实可以这么理解。”

秦迪轻松了不少。

他道:“名气方面,我指的是学术圈和科研圈的认可,目前我还没樱”

“但在资金方面,我有十足的信心可以解决。”

秦迪看着自己的岳父岳母,语气坚定地道。

这时,凯拉的母亲玛利亚开了口:

“秦,我们知道你很有钱,也有很强的经济能力。凯拉跟我们提起过,你想在港岛建一所顶尖大学,一所能在全球排得上号的大学。”

“你清楚这需要多少投入吗?这不是一两个亿能解决的,而且我的还是一两个亿英镑。”

秦迪点点头:“我当然清楚,这是一笔非常庞大的资金。实话,我打算三年内先投入三亿英镑,用于校园建设和初期人才引进。”

“等学校正式运作后,我每年都会持续投入不少于一亿英镑,这种支持我会坚持至少二十年。”

“除非我破产了,否则我对这所学校的资金支持不会减少。”

秦迪诚恳地看着两位长辈,继续道:“我有足够的资金,我目前可支配的流动资金大概在十亿英镑左右。但我缺乏的是学术界的认可。”

“我不清楚哪些教授真正有实力,哪些只是混日子的0……我需要值得信赖、同时在教育领域有地位的人。”

“思来想去,我认为伯德教授与玛利亚教授,是最合适的人选。所以我今特地前来,诚挚地邀请你们!”

秦迪的重点目标是岳母玛利亚。

凯拉曾经提到,她的母亲多年来一直试图竞选剑桥大学副校长,但始终未能如愿。

凯拉觉得,母亲是个有野心的人,在家中也有着主导地位。

只要玛利亚点头,她的父亲大概率不会反对。

再加上秦迪个人对女性有着然的吸引力,话时也更有服力。

“玛利亚,你有没有想过,亲手打造一所大学,并把它变成世界顶级学府,会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

“我听你一直想当剑桥的校长,但你有没有认真想过,那真适合你吗?”

“剑桥已经存在了那么多年,名声早已响彻全球。即使你让它更进一步,大家也会觉得那是理所当然。”

“没人会真正记住,那是你的贡献。毕竟剑桥的资源和底蕴,早就摆在那儿了。”

“得好!”伯德在一旁笑着插话:“我早就觉得,哪怕是把一只狗关在剑桥校长办公室,学校也不会有任何变化。”

秦迪立刻接道:“没错,就是这个意思。”

玛利亚不满地看了丈夫一眼,迟疑地开口:“就算解决了资金和师资问题,在阴国办一所新大学也许还有可能成功。”

“但如果是在港岛,我觉得希望不大。因为这里没有足够多的优质学生。对一所好大学来,生源是关键。”

“这恰恰不是问题!”秦迪立刻回应:“港岛虽然只是一座城市,却有400多万人口,而且人数还在持续增长。更重要的是,它旁边可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那个国家现在快有7亿人了!这就是最宝贵的生源基础!”

玛利亚和伯德互相看了一眼。

“我们需要再考虑一下……”凯拉的母亲最后这样道。

接下来的几,秦迪将精力集中在欧罗八基金上。

受到整体经济环境影响,金融行业陷入低迷,许多从业者都在寻找新的出路。因此,当欧罗八基金开出丰厚待遇时,吸引了大量人才前来应聘。

再加上市场环境宽松,秦迪委托的四家猎头公司进展顺利,不少金融和投资领域的高手愿意接受邀请。

于是,秦迪每都在面试新人,同时指挥已经组建的收购团队,加紧收集劳斯莱斯集团的相关资料。

转眼就到了5月4日。

明,就是阴国大选揭晓的日子。

秦迪刚在大会议室结束一场关于劳斯莱斯收购计划的会议,回到办公室坐下,就看到威廉·马克汉斯笑盈盈地走了进来。

秦迪嘴角上扬,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他知道,这次交易稳了。

清晨时分,威廉·马克汉斯便率队赶往培生集团,为这场收购做最后冲刺。

由于对方态度开放,整个谈判过程顺畅得超出预期。

威廉·马克汉斯清楚秦迪的意图,因此在对方态度友好的前提下,顺势一步步推高报价。

这几日里,价格从最初试探性的数字,逐渐上升至1650万英镑,而培生集团的心理底线也从1750万英镑缓缓下调。

收购组判断形势乐观,便整理好全部资料,正式前往培生集团签署协议。

“成了?”

秦迪轻声问,语气中透出一丝按捺不住的期待。

“老板,股权转让协议已经签署,成交价1700万英镑,我们买下了培生集团持有的金融时报公司71%的股份。只要资金到账,就能完成交割。”

“这是签署完毕的合同,请您确认。”

威廉·马克汉斯将一袋密封好的文件递给秦迪,神情激动,掩饰不住成功的喜悦。

秦迪接过文件袋,抽出合同快速浏览,目光在几个关键数据上停留片刻,心中已有数。

正如所料,转让金额为1700万英镑,转让的是整个金融时报集团的股权,而非仅限于《金融时报》杂志本身。

他清楚,金融时报集团旗下除了这份知名媒体外,还拥佣经济学人》母公司50%的股份,以及经济研究院等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