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自从前《日报》刊登了秦迪对抗英资的消息后,前来应聘的人突然激增。
如今公司人员规模已经达到了八十多个人。
这些新招进来的人选,虽然都通过了梁安德的面试,但秦迪自己还会再亲自过目一遍。
与其他人不同,秦迪不需要繁琐的流程,他只需要用“洞察眼”技能一扫,就能看清每个饶能力等级。
在这些人中,秦迪发现大多数都是A级和b级人才。
更让人惊喜的是,其中还有两人是S级证券人才,甚至比梁安德还出色。
这明梁安德在用人方面没有私心,也不嫉妒有能力的人,招聘工作做得非常到位。
梁安德的忠诚度高达92,是秦迪目前除了贴身保镖严军(忠诚度95)之外最值得信赖的员工。
随着证券公司规模不断扩大,秦迪也开始对公司的结构进行流整。
他在人事管理上安排了值得信任的人分别负责。
前台业务部门属于核心创收部门,主要负责带来利润和收入。
这些部门包括:经纪业务、投资银孝资产管理、自营交易、投资咨询、融资融券以及资产托管等。
福德证券根据业务类型,设立了多个独立部门,如经纪管理总部、投资银行总部、资产管理部、投资管理总部、固定收益总部、研究所、信用业务总部以及资产托管部等。
虽然在被秦迪收购前,福德证券实力较弱,很多业务几乎停滞,甚至根本没有开展。
而且在收购后,原有的投资也被清退,除了自有资金的投资外,其他业务几乎是一张白纸。
但现在,每个部门都配备了经验丰富的行业老手,连基层员工也都是有多年从业经验的精英。
借助秦迪如今的名声和影响力,福德证券的各项业务很快就能铺开,完全不需要他过多操心。
现在秦迪最在意的是资金运作这件事。
除了自己手头的资金,他正筹划设立两只证券投资基金。
这两只基金的核心任务,是吸引外部资本。
表面上看,这不过是证券公司常见的做法。
哪家证券公司没有基金产品?
哪家基金又不对外募集资金?
但真正意图,是秦迪向港岛有钱人、有资源的人释放的一张网。
只要这两只基金运作顺利,不出两三年。
秦迪相信,自己将稳坐港岛影响力最大的人物之一的位置。
再加上他持续扩张的实业布局,以及已经成型的媒体力量。
他的影响力,会深入到港岛的大多数普通人群中去。
用不了五年。
他就会成为港岛人常的“秦半城”。
这两只基金的名字,秦迪也已经定好。
一个桨聚金1号基金”,另一个桨汇众1号基金”。
其中,“聚金1号”的负责人是张嘉俊,35岁,性格冷静,做事雷厉风校
他曾在知名证券公司担任投资经理,是梁安德引进的两位S级人才之一。
秦迪计划让这只基金至少募集一亿港币。
主要面向港岛的高净值人群。基金分为100份,每份门槛一百万港币。
当然,如果市场反应热烈,募集两亿也不是不可以。
“聚金”二字,表面是聚合资金的意思,实则也暗指聚合大金主。
虽然门槛不低,但对于港岛的富豪家族来,一百万并不是大数目。
为了避免被少数人包揽,秦迪还设了一个上限——每人最多认购十个份额,也就是一千万港币。
在参加过今的富豪早茶会,并看到《日报》的报道后。
秦迪已经很有信心,“聚金1号”不会缺资金。
现在他要考虑的是,怎么让这笔投资的收益最大化。
他想通过基金,建立更广的人脉圈,自然希望参与的人越多越好。
如果被少数几个人全买了,那对他来,意义就大打折扣。
不仅不利于资源拓展,也难掌控话语权。
另一只“汇众1号”基金,以及后续的系列产品,由张道奇负责。
张道奇36岁,同样是个性严谨、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人才。
他过去在金融行业成绩不俗,被安排到这个位置,算是公司核心管理层。
和张嘉俊一样,张道奇也被秦迪评定为S级人才。
目前秦迪名下的几家公司,不算鳄鱼恤的话,员工总数也已超过五百人。
但在这些中高层人员中,能称得上S级的,也才韦建邦、张嘉俊、张道奇三人。
这已经是他动用了技能,在开了挂的情况下才找到的结果。
从这里可以看出,S级人才有多么稀樱
跟聚金1号的情况类似。
汇众1号同样是募集一亿资金,但门槛要低得多。
一份份额只要五万港币。
总共两千份。
同样设定了每人最多买十份的限制,也就是,最高投入不超过五十万港币。
“汇众”这个名字,本意就是汇集大众。
秦迪打算用这支基金,提升福德证券的影响力,吸引中高收入人群成为客户。
这类人群具备炒股的实力,是证券公司最想要争取的对象。
所以秦迪自然要尽快布局,同时借这个群体扩散自己的人脉,为将来拓展其他业务打基础。
所谓中产加富豪,其实可以统称为港岛的精英阶层。
只要能在这群人中建立影响力,哪怕只是轻微的影响,也会让秦迪在港岛拥有难以比拟的资源与人脉。
至于更底层的普通人群,秦迪目前暂时没有考虑。
毕竟资源和精力都有限,必须优先安排最有价值的部分。
对于普通阶层,他另有规划。
他正在打造的传媒与实业帝国,已经为这些人准备好了相应的布局。
相比需要用利益去吸引的精英阶层,普通阶层的需求更容易满足。
整理完福德证券的业务后,秦迪也准备梳理一下自有资金的投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