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过后,一家人围坐在八仙桌旁喝茶消食。阳光透过老式的木格窗棂,在桌面上投下温暖的光斑。刘爸爸摩挲着手中的茶杯,神情若有所思。
“爸、妈、阿梅,有件事我想跟你们商量。”刘爸爸终于开口,语气郑重,“过完年再过多几个月,我打算申请提前退休了。”
这话一出,众人都安静下来。奶奶最先反应过来:“明达,你想好了?厂里的工作可是铁饭碗啊!”爷爷虽然没话,但眼神中也流露出担忧。
刘爸爸点点头,语气坚定:“我想好了。厂里的技术,这一两年我都陆续传给徒弟们了。现在几个主力徒弟都能独当一面,我也没什么不放心的。”
刘妈妈轻轻握住丈夫的手,眼中满是支持:“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
刘晓艺也连忙:“爸,您辛苦了这么多年,是时候做些自己想做的事了。”
刘爸爸感激地看看妻女,继续解释道:“我才五十出头多点,身体还行,不想这么早就闲着。想着趁现在还有精力,把咱们家的超市再完善完善。”
到这里,他的眼睛亮了起来:“我有个想法——想在超市的基础上,把五金店也干起来。老店那边不是还有空地吗?我想再扩充五十来个平方。”
这个提议让大家都来了兴趣。
爷爷听后认真地放下茶杯:“五金店?这行当你熟吗?这行赚得就是一个诚信钱。”刘爸爸自信地笑了:“爸,您忘了我在厂里干了三十五年维修工?对五金行业再熟悉不过了。扳手、钳子、螺丝刀,这些工具我闭着眼睛都能摸出来好坏。”
“而且,”他越越兴奋,“凭着这些年积累的维修资源和人脉,进货渠道我都想好了。以前厂里的供应商,现在都还在联系,能拿到性价比高的货。”
刘妈妈若有所思:“这主意不错。现在家家户户都在装修新房,五金需求确实大。”
刘爸爸点头:“不仅如此,我还打算接一些老旧家电的维修工作。电视机、收音机、电风扇这些,对我来都不在话下。”
刘晓艺忍不住笑了:“爸,您这是要当全能选手啊!”
刘爸爸也笑了:“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是一行通行行通。我们那会儿在厂里,什么机器都得会修,什么零件都得会配。这点家电维修,难不倒我。”
奶奶担心地问:“会不会太累了?又要管超市,又要开五金店,还要维修电器。”
刘爸爸安慰道:“妈,您放心。超市有还有这么多店员帮着打理,五金店我可以慢慢来。维修电器更是随缘,有空就接,没空就不接。重要的是做自己喜欢的事。”
爷爷沉吟片刻,终于点头:“既然你想好了,就放手去做吧。你这辈子为厂里付出够多了,是时候为自己活一回了。”
奶奶也释然了:“是啊,三十五年的老技工了,是该换个活法了。”
刘爸爸眼中闪着感动的光:“谢谢爸妈理解。其实这些年,我看着超市从一个卖部发展到今,心里早就有了很多想法。现在政策好了,鼓励个体经营,我想抓住这个机会。”
刘妈妈笑着:“你还记得咱们刚开卖部那会儿吗?连进货都要偷偷摸摸的,生怕被人发现或者是被人截胡,现在都能光明正大开超市了。”
“怎么不记得?”刘爸爸感慨道,“那时候谁能想到会有今?所以,好的发展都要跟着人成长变化。咱们不能总守着老观念不放。”
刘晓艺听着父母的对话,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看到的是一个老技工不甘被时代淘汰的勇气,是一个普通劳动者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寻找新定位的智慧。
“爸,您打算怎么做?需要我帮忙做市场调研或者规划吗?”刘晓艺主动请缨。
刘爸爸欣慰地看着女儿:“你有这份心就够了。不过具体经营的事,爸还是自己来。你这几年书不是白读的,但五金这行当,讲究的是实践经验更讲究一个。”
他继续描述着自己的规划:“我打算主打简单平价的五金商品,螺丝螺母、水管电线、基础工具这些。太专业的机械零件就不做了,毕竟面向的是普通家庭。”
“维修方面,”他接着,“先从常见的家电做起。我在厂里维修电机三十五年,对电路原理再熟悉不过。现在这些家电,万变不离其宗。”
刘妈妈补充道:“咱们可以印些宣传单,就在超市门口发。老顾客都知道明达是老维修师傅,虽是大型纺织机械,但我们慢慢认真做信得过。”
刘爸爸点头:“对!还可以搞个以旧换新活动,旧家电折价换新工具。这样既能促进销售,又能揽维修的活。”
一家人越聊越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超市连带着五金店红火开业的情景。爷爷奶奶虽然不太懂经营,但看到儿子眼中久违的光彩,也都放下心来。
刘晓艺突然想起什么:“爸,您要不要考虑注册个商标?现在都讲究品牌了。”
刘爸爸愣了一下,随即笑道:“还是年轻人想法新!不过一步步来,先把店开起来,质量和服务做好了,品牌自然就出来了。”
带着美好生活的展望和对未来梦想的规划,都让刘家人沉浸在年味和幸福里。
又一年除夕清晨,刘晓艺是在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醒来的。
“噼里啪啦——砰!”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仿佛约好了一般,村子里各家各户的鞭炮声此起彼伏,远远近近,连绵不绝。
刘晓艺揉着眼睛从老木床上坐起,窗外色才蒙蒙亮,但整个村子已经沸腾起来了。
她披上棉袄推开窗,一股熟悉的年味扑面而来——那是硝烟味、油炸香、炊烟气混合在一起的独特味道,是记忆中过年才有的专属气息。
奶奶正在院子里忙碌,看到她开窗,笑着喊道:“晓艺醒啦?快起来吃早饭,一会儿还要和你爸到门口贴春联呢!”
刘晓艺深吸一口寒冷的空气,顿时睡意全无:“来啦!”
洗漱完毕,她端着碗热的腊八粥站在门口,一边吃一边看着热闹的村子。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崭新的春联,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整个村子仿佛披上了节日的盛装。
隔壁叶婶婶家的院子里支起了大油锅,正在做炸货。金黄色的油条、酥脆的麻花、香喷喷的藕盒...油香味飘得老远,勾得人直流口水。
叶婶婶看到刘晓艺,热情地招呼:“晓艺,一会儿炸好了给你家送点过去!”
村头的大榕树下,几位老人家摆开了摊子,正在给村民们写春联。
红纸铺开,毛笔蘸墨,苍劲有力的字迹跃然纸上:“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迎新春事事如意,接鸿福步步高升”...都是吉祥话,看着就喜庆。
孩子们最是兴奋,一个个穿着新衣新鞋,手里拿着各式烟花鞭炮,在村子里追逐嬉戏。
晒谷场上,几个男孩正在放“穿猴”,尖啸声伴随着孩子们的欢笑声在空中回荡;村公园里,女孩们心翼翼地点燃“仙女棒”,看着火花在手中绽放,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不时有村民骑着自行车从镇上回来,车把上挂满了采购的年货:活鸡活鸭、新鲜蔬菜、糖果瓜子...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见面不管熟不熟,都要道一声“新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