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玉紫舒也没让老伯自己去挑,而是带着人跟着一起去了老伯所在的村庄。
这个岛上的气候宜人,路上听老伯这金薯是四月份种下的,现在正是收获的季节。
所以一路上看到不少的地里都长满了翠绿色的藤蔓,有些地里,还堆起了大大的红薯堆。
玉紫舒看着地里的红薯,装作无意的开口。
“老伯,我看这红薯产量不少啊。”
老伯笑着开口。
“这金薯耐旱,沙地,山地哪里都能种,只要把藤蔓往地理一插,过不了多久就能长出一大片来。
产量也相当不错,一亩地能产上千斤呢,大多数都是拿来喂牲口,只要不是很贫穷的人家,都不会把这东西当主食吃。”
老伯的这些,玉紫舒当然知道,之所以这么问,也想让萧依晴和那些护卫也听到,虽她找了借口是杂书上看到的,但其他人并没有看到所谓的杂书。
客观来,亲耳听到亲耳见到最为真实,到时候在大渊国推广就更容易一些。
果不其然,萧依晴早就吩咐人带了有纸和笔,把老伯的快速的记录了下来。
“贵客,这一片都是我家的金薯地,不知你们还需要多少?”
萧依晴在听到金薯不挑地产量高,早就开始计算着买多少金薯,听老伯这样问,立马开口道。
“我们需要十万斤。”
老伯听了这话,吃了一惊,立刻警惕的看着几人,他们洲岛是有规定,不允许大规模贩卖农作物。
像是金薯这种东西,他家最多只能卖一千给外乡人。
“你们这怕不是买去喂牲畜的吧?”
玉紫舒知道这老伯已经起了疑心,但还是坚持之前的法。
“老伯,你也了,这东西不好吃,当然是买去喂牲畜的,之前我跟你过我家是做牲畜生意的,就光是猪都养了上百头呢。
老伯你可是有为难之处?”
老伯对玉紫舒的第一印象还是挺好的,想了想才开口道。
“我们洲岛有规定,不允许大规模贩卖农作物,我最多只能再卖九百斤给你们。
多的就不行了,如果你们上别处买也是不行的,你们离开的时候会有士兵检查,超出的那部分会被扣押下来。”
几人闻言,皱起了眉头,一千斤也就能够种几十亩地,这可是万万不够的,玉紫舒朝着旁边的个护卫使了个眼神。
护卫立刻会意,拿出了一个银币,塞到了老伯的手里,试探的开口。
“老伯可知有什么办法多买些?”
“你们可以去官府那里问问。”再多的老伯就没有了。
玉紫舒等人把剩下能买的九百斤红薯买了后,就回到了船上。
萧依晴想到只能购买一千斤红薯,就焦急地在甲板上走来走去,手指还不住的揉搓着。
想着能有什么方法多购买红薯,最后还是把目光落在了玉紫舒的身上。
“紫舒你,如果官府也不同意咱们购买红薯,那该怎么办?”
玉紫舒一点都不着急,喝了一口茶,才笑着道。
“你走了这么久不累吗?放心吧,咱们肯定能买到足够的红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