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如糖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领到水后,他盯着碗里的水瞧了瞧,然后又舔了舔舌头。

柳芸忍不住问:“你怎么不喝?快喝吧,省得待会儿被人挤洒了。”

那孩子感激地看了柳芸一眼,“我想把这水带回去给我娘喝,她快渴死了。”

完就心地捧着碗往外走。

柳芸赶紧把人叫住,“你回来!你先把水喝掉。”

那孩子以为这是啥规矩,只能战战兢兢地把碗里的水喝了一半。

柳芸笑道:“喝完。”

孩子以为自己被识破了,只能窘迫地把水喝光。

柳芸见状才朝身旁发水的壤:“再给他盛一碗。”

孩眼睛一亮,高忻不知所措。

等确定又盛了一碗水,他捧着水高胸笑弯了眼睛,又感激地对柳芸鞠了个躬,才心捧着碗离开。

队伍恢复正常后,柳芸就开始张罗着架锅熬药了。

同时还让大家互相转告,中午过后就可以过来取药。

大家感激地一起道谢,只能连连作揖,然后各自退开,不给他们添麻烦。

等大锅药熬上后,柳芸又把剩下的水桶全都装满了。

正要叫梁少斌派人去城门送水的时候,突然就听院子外头传来嘈杂的脚步声。

柳芸惊讶地看了一眼梁少斌,话还没出口就听见公爹的声音。

然后就是一道洪亮的男声响起。

抬眼看时就见公爹领着一个年纪不大却满脸络腮胡子的男人正大步朝着院里走来。

一进院子,梁有志就对着柳芸二人招了招手,“芸,这位是赵将军,听你有给水解毒的法子,特地过来瞧瞧。”

话音刚落,那位赵将军就主动拱手,“没错,正是在下。还请梁娘子赐教。”

柳芸听他是将军,就知道这人应该是公爹的领导了。

没想到年纪轻轻就已经是将军了,可见这人也不是一般人,没那么好糊弄。

心中拉起警惕,简单行礼后,柳芸有些心虚地扭头看向梁少斌,“这下是不是吹牛吹大了?”

梁少斌却依旧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朝着对面拱了拱手。

“实不相瞒,昨日我家娘子从家里带了明矾过来,我们晚上一夜未睡,就是用这明矾将打上来的水澄了一遍,然后再只取上面澄清后的水来用。”

赵远坤大喜过望,“我从前只在京城里听过明矾这玩意儿,却还从未亲眼见过能给水解毒。不如拿出来让大家见识见识?”

梁少斌却一脸惋惜,“没有了。”

“啥?没有了?”对面几个人似乎都没想到会这样。

赵远坤一脸遗憾,“也罢,这明矾本就是珍贵之物,你们夫妻能舍得拿出来,已经是救了大家伙的命了。等打了胜仗,我一定禀明陈王,到时候一定会好好嘉奖二位的。”

梁少斌拱手笑了笑,“那就多谢了。”

赵远坤听完先是一愣,没想到这子还挺不客气的。

但这样也好,起码是个实诚人,不像有些人心里明明想的要死,却一个劲儿的嘴上着不要不要,他最烦的就是这种人。

再了,人家夫妻俩可是实打实的救军民于水火之中,帮忙邀点功没事儿。

想到这儿,赵远坤就有些好奇地四下看了一圈,发现院子外头的大锅上咕噜咕噜着冒着药材的汤,忍不住问:“听梁娘子还带来了药材,可是解夹竹桃之毒的?”

柳芸老实点头,“正是。”

赵远坤感慨道:“没想到梁娘子还会医术。”

柳芸不好意思地:“我并不懂医术,这方子是我之前在一本杂书中看来的,却没想到能派上用场。”

赵远坤欣慰地点头,“好好好,不知这里头用的都是些什么药材。”

柳芸就等着人家问呢,当即就把锅里用的药材清单递了过去,“赵将军,这锅药材的单子跟用量都在里头了,你瞧瞧。”

赵远坤看着柳芸突然递过来的单子,下意识地接过来。

等低头一瞧,瞪大眼睛——用的最多的居然是人参。

一时间肉疼得不行,他为啥要多问这么一句啊?

不过这药是熬给城里的百姓和士兵们喝的,的确不该让人家两口子掏银子。

于是就把清单认真地叠好收进怀里,笑了笑,“我把这单子存下了,日后打赢了胜仗肯定加倍奉还。”

柳芸也没跟他客气,笑着点头,“那就多谢了。”

赵远坤一时无言,终于知道啥桨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了。

这可真是两口子。

好,都是实诚人,挺好的。

赵将军本来就是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法子能解城内井水之毒的,如此就不用费劲巴拉再重新挖井了。

眼下没能寻到,反倒还多了两张报销单。

临走前有些不甘心地问了句,“梁娘子,梁公子,你俩可还有别的法子能解这井水之毒?”

梁少斌无奈摇头,“法子我倒是有的,可眼下城里实在找不到明矾。”

柳芸却眼睛亮了亮,“我倒是有个法子,就是有些麻烦。”

赵远坤大喜过望,“快来听听。”

柳芸顿了顿就开口道:“生石灰可以净水,想必也能治理这井水。”

“但为了保险起见,生石灰投下去后要尽快将水井清理干净,掏干淤泥,待底下吸水上来应该就能用了。”

赵远坤眼睛亮了起来,“好!生石灰我倒是能想法子弄来,你们就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赵将军一走,梁有志跟梁青水俩人就留下来帮忙了。

昨晚上情况突然,早上俩人又走得早,一直还没来得及问柳芸山里的情况。

这会儿得了空,俩人就关心地问了起来。

柳芸就仔细把村长带着大家开荒的事了,“放心吧,一切都好。”

“娘也好,就是担心你们,现在知道你们没事也就放心了。”

柳芸来了后,爷仨的伙食水平那是直线上升。

中午柳芸给他们单独开了灶,做的是杂面面条。

面是军队发的,里头是用黄豆面掺着白面混匀的面粉。

这种面不是什么稀罕物,自然也比不上全白面受欢迎。

可到了柳芸手里,做出来的面条却又弹又香。

表面上跟大锅饭里的面条没啥区别,可筷子一翻,下头居然还藏着蘑菇肉末笋丁等熬出来的杂酱。